大学生为什么要学思政课?我认为一方面,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。比如在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上,我学会了辩证思考的方式,对遇到的现象既不是一味批判,也不是盲目赞成,有效提升了我的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思政课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大局意识,准确把握中国的现实国情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,从李大钊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发表到毛泽东思想成熟,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蓬勃发展,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一刻没有停歇。今天,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,就是一种传承,就是为了坚定不移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。这学期的《原理》课让我耳目一新。任课老师胡文江注重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,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热点,从身边变化到日常生活。并且,他告诉我们大学开设思政课并不是一味地去背去记,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学会能动地思考问题。就是在这样一种轻松氛围中引导我们学会用辩证法思考问题、多维度分析问题,并注重从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未来。比如对一个人的评价,幼时我们的眼里只有好坏之分,习惯于给人贴标签,现在我们更多地是立体式分析、从多角度思考,“一分为二”地看问题。
在学习中,我逐渐发现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得到传播与发展绝非偶然,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也是有其必然性的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忧乐观,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社会责任感,和我们今天所倡导的集体主义、爱国主义在价值取向上都是相通的。一方面,马克思关于“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”的主张,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追求不谋而合。与此同时,老子所“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声音相和,前后相随”的论述所蕴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,和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有明显的契合之处。
马克思主义是“学以致用”的学说。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,我们肩负着光荣的时代使命。马克思认为,无产阶级的未来“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,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”。从“五四”运动至今,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都为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,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,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撑。或许我们成不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,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、观点、方法一定会指引我们科学地认识自我、不断提升自我,进而把小我融入大我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。
(作者:方清源威尼斯wns9778审计2002班学生)
责编:朱德宇